智能制造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完成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智能制造將是主攻方向。為了實現制造強國的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制定了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方案(2016—2020年)(簡稱《方案》);記者昨日從有關渠道獲悉,這一方案已發布在即。業內人士認為,在主管部門的引導推動下,資金、資源向智能制造領域加速匯集,未來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網將是長期大主題。
為此,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已經完成了方案的編制工作,計劃年底前報送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審議后發布實施。
工信部人士表示,《方案》重點突出兩個方面,一是抓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二是做好傳統制造業數字化制造普及工作。
通過《方案》的實施,到2020年,制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下一步,工信部還將積極研究制定支持智能制造發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在現有的技術改造、中國制造2025專項以及現有渠道中,加大中央財政資金對智能制造項目的支持力度。
同時,也要積極向國開行推薦符合條件的智能制造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鼓勵建立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各類智能制造發展基金,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研究建立產融對接新模式,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符合智能制造發展方向以及企業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方式。
發展智能制造是我國應對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的一個前瞻性任務。但實現這個目標,單靠企業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或者說,并不完全是市場經濟能推動的,而需要政府提供支持——政府要發現并解決那些關鍵的基礎性的問題。
工信部人士介紹說,《方案》將要解決幾個重要問題:第一個就是智能化零部件的國產化。“比如說我們現在的機器人,里邊的減速器等零部件,現在大部分還需要進口,如果我們下一步要推廣智能制造,就要防止形成新的對外依賴。”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建立工業互聯網。其是支撐智能制造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是將機器、人、控制系統與信息系統有效連接的網絡信息系統,通過對工業數據的全面深度感知、實時動態傳輸與高級建模分析,形成智能決策與控制,驅動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
“工廠和不同的行業之間要連接起來,實現網絡化。它有一個標準體系,也叫參考架構,這個也要開始研究。要建立整個體系,把各方面的資源用統一的標準通過網絡連接起來。”上述人士說。
工業互聯網集成了物聯網、移動寬帶、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最新創新成果,并與先進制造相關軟硬件技術相結合,將信息連接對象由人擴大到有自我感知和執行能力的智能物體,現在本土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了這一領域的研究。
海通證券研報表示,智能制造引發的投資機會有望持續。互聯、集成控制、智能生產、數據處理、產品創新五個核心環節均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射頻識別、物聯網、傳感器、機器視覺、智能機床、云計算、3D打印、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等9大行業均有望受益。
安信證券分析師表示,在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行業內企業開始尋找硬件或者軟件集成能力強的團隊來提升自己的技術實力,未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
工業4.0將是長期大主題。
【相關閱讀】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15全國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15日在西安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會議并講話。
11月25日從工信部獲悉,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1+X體系總體部署,進一步做好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方案編制工作,2015年11月21日,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在中國工程院組織召開了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方案評議會。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提出,實現智能制造是一項長期任務,2025年前要分兩個階段進行推進,在工程中要明確各個階段的目標和重點任務。
根據規劃,到“十三五”末期,我國
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5萬臺,保有量超過80萬臺。這也就意味著,未來五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2.28%。
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23日正式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在致大會賀信和批示中表達了對機器人產業的高度關注。據了解,與機器人相關的新興產業包括無人機、工業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人工
智能機器人等,我國的機器人研發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發展空間較大。多個權威機構預測,到“十三五”末,我國機器人產業集群年產值預計將突破1000億元。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機械處處長王建宇日前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正加緊制定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助推本土機器人在研發、推廣
應用以及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的發展。
二級市場熱衷于如此富有想象力的行業,隨著“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即將召開,相關主題升溫。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獲悉,機器人產業是諸多公募、私募基金長期看好的方向,更愿意把機器人作為長期布局的重要板塊。隨著機器人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機器人板塊將逐漸從“主題投資”過渡到“業績為王”。
今年年初,工信部發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未來三年專項行動實施的目標、行動和任務。今年2月,工信部成立了由制造、電子信息、通信等多領域專家組成的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工作組。同時,智能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作為工信部“十三五”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經開始著手編制。
昨日召開的國常會再次部署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會議確定,聚焦《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質量效益為目標,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級工程,支持輕工、紡織、鋼鐵、建材等傳統行業有市場的企業提高設計、工藝、裝備、能效等水平,有效降低成本,扶持創新型企業和新興產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