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召開在北京閉幕,期間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機器人行業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話機器人行業的現狀與未來。在這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機器換人”的探討。
“機器換人“體現在對當下現實的考慮,更是對個人能夠未來更好發展的一種明智的選擇。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新生代農民工大多數不愿意在流水線上做著重復枯燥的工作,人力勞動成本的不斷增長,為企業的發展出了一道難題,企業轉型發展,要靠機器的更新換代,把 能用機器干的活都留給機器,工人們就被迫選擇技能再升級,而不是簡單的從事流水線工作,更要成為技術型人才,利用機器來生產出產品來,對于企業,這樣就能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更能夠減少人力成本的開支。但是要實現這樣的“機器換人”在當下來說是一個比較復雜的事情。
首先,會有很多的資金投入,把現在可以用機器做的事情全部留給機器,讓人來操控機器工作,需要專業的技術型人才來對機器進行操控,現在我們國家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和投入是不夠的,這方面的人才缺口現在是巨大的,有的企業對著樣的人才是一將難求,機器需要定期檢查,出現故障需要及時的維修,不然就會造成極大的損失。這是企業最不愿意看到的。這也是企業在選擇“機器換人”是望而卻步的一點。
其次,“機器換人”初期巨大的投入是很多企業的一大難題,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依靠政府是他們唯一能想到的,銀行貸款給企業是個很漫長的事,政府對于大規模“機器換人”的事情是慎重考慮的,如何能保證企業能把錢花到該用的地方,這是政府最為關心的。企業會對主政者介紹一些“機器換人”成功的例子,但主政者還是將信將疑,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企業“機器換人”的好處到底有多大,這也是政府考量的范圍。
在當下“機器換人”的熱潮不斷涌現,協調企業,政府等成為最為重要的事情,順利過渡到真正“機器換人”的地步是需要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的建言獻策,才能讓企業真正感受到“機器換人”帶來的好處,同時,人才培養等配套措施是跟進也是必要的保證。
抓住“機器換人”的大發展時代,為我們國家的轉型升級是一個有力的保障,更是國民經濟增長的根基,“機器換人”不僅是當下該解決的難題,也是我們共同選擇的一條通往未來發展的道路。